原著封神裡-聞大人之場景(大心,尖叫!!)--按回數記
1-1後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,託孤與太師聞仲,隨立壽王為天子,名曰紂王,都朝歌。文有太師聞仲,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;文足以安邦,武足以定國。(評:嗯,立刻就帶出聞大人的立場地位也,呵呵。A:我覺得你是看到「文武」的組合才這樣吧!)
1-2紂王七年春二月,忽然報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……太師聞仲奉敕征北不題。(瞧!聞大人的厲害處立刻出現:名是文官卻去帶兵!--天音:放著「武」成王是幹嘛的啊?--許兄的偏心度其實由此可見。A:你其實很高興吧!=__=
2-1王八年,夏四月,天下四大諸侯,率領八百鎮朝覲於商。----那四鎮諸侯,乃東伯侯姜桓楚、南伯侯鄂崇禹、西伯侯姬昌、北伯侯崇侯虎。----天下諸侯,俱進朝歌。此時太師聞仲不在都城,紂王寵用費仲、尤渾,各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,擅權作威,少不得先以禮賄之,以結其心。正所謂:「未去朝天子,先來謁相公。」(評:沒了聞大人真不行!你看,除了聞大人,誰能正直做事又還兼具讓君王託心的特質呢?A:你不會要說因為他三百年都....這是原著,原著!)
.....中間數回,就是蘇護為了女兒跟紂王起兵,最後被姬昌勸息的事。然後是妲己進宮迷紂王的事,反正很多壞事啦!大臣也都勸不了.....嗯,少了聞大人,果然是很不會做事。(案:聞大人果然才是繫住成湯命脈的人啊!)
8-1且說妲己見未曾拿住殷郊,復進言曰:「陛下今日走脫了殷郊,倘投了姜桓楚,只恐大兵不久即至,其禍不小。況聞太師遠征,不在都城。不若速命殷破敗、雷開,即點三千飛騎星夜拿來,斬草除根,以免後患。」(案:趁在聞大人不在就作亂,唉,除了聞大人真沒人管得住首都安寧嗎?)
11-1王曰:「姜桓楚謀逆,鄂崇禹、姬昌簧口鼓惑,妄言詆君,得罪在不赦。諸臣安得妄保?」黃飛虎奏曰:「姜桓楚、鄂崇禹皆名重大臣,素無過舉;姬昌乃良心君子,善演先天之數,皆國家棟樑之才。今一旦無罪而死,何以服天下臣民之心?況三路諸侯,俱帶甲數十萬,精兵猛將,不謂無人。倘其臣民,如其君死非其罪,又同忍其君遭此無辜?倘或機心一騁,恐兵戈擾攘,四方黎庶倒懸。況聞太師遠征北海,今又內起禍胎,國祚何安?願陛下,憐而赦之,國家幸甚。」紂王聞奏,又見七王力諫,乃曰(案:我看,不是「七王<比干、微子等>力諫」之功,倒是搬出了「聞大人」才令紂王收手--大人,沒事不要去打北海嘛!>.<)
18-1楊任奏曰:「臣聞治天下之道,......陛下若不急為整飭,臣恐陛下之患,不可得而治之矣!主上三害在外,一害在內;陛下聽臣言其外三患;一害者,東伯侯姜文煥雄兵百萬,欲報父讎;游魂關兵無寧息,屢折軍威,苦戰三年,錢糧盡費,糧草日艱,此為一害。二害者,南伯侯鄂順為陛下無辜殺其父親,大起人馬晝夜攻取三山關;鄧九公亦是苦戰多年,庫藏空虛,軍民失望,比為二害。三害者,況聞太師遠征北海,大敵十有餘年,今且未能返國;敗勝未分,吉凶未定,陛下何苦聽信讒言,殺戮正士!狐媚偏於信從,讒言置之不問......古云:『民亂則國破,國破則主君亡。』只可惜六百年已定華夷,一旦被他人所虜矣!」(案:我認為,聞大人去北海十餘年是最要緊的一點!因為前面兩件事都是聞大人離開後才發生的)
25-1比干奏曰:「汜水關總兵官韓榮上本,言:『姬昌禮聘姜尚為相,其志不小,東伯侯反於東魯之鄉,南伯侯屯兵三山之地;西伯姬昌若有變亂,此時正是刀兵四起,百姓思亂。況水旱不時,共貧軍乏,庫藏空虛;而聞太師遠征北地,勝敗未分,真國事多艱,君臣交省之時,願陛下聖意上裁,請旨定奪。」(案:老話一句,沒有聞大人,真是一切千難萬難啊!)
27-1(眾人)將比干(被妲己陷害剖心而死)用棺槨停在北門外,撘起蘆篷,豎立紙旛,安定魂魄,忽探馬報閒太師奏凱回朝,百官齊上馬,迎接十里。至轅門,軍政司報:「太師傳令,百宮暫回午門相會。」眾官速至午門等候。聞太師乘黑麒轔,往北門而進;忽見紙旛飄蕩,便問左右:「是何人靈柩?」左右答曰:「是亞相比干之柩。」太師驚訝,進城又見鹿臺高聳,光景嵯峨。到了午門,見百官道傍相迎;太師下騎笑臉問曰:「列位老大人!仲遠征北海,離了多年,城中景物盡都變了。」武成王曰:「太師在北,可聞天下離亂,朝政荒蕪,諸侯四叛?」太師曰:「年年見報,日月通知,只是心懸兩地,北海難平;託賴天地之恩,主上威福,方滅北海妖孽。吾恨脅無雙翼,飛至都城,面君為快。」
眾官隨至九間大殿,太師見龍書案灰塵堆砌,寂靜淒涼,又見殿東邊黃澄澄大柱子:「為何放在殿上?」執殿之官跪而答曰:「此是天子所置新刑,名曰:『炮烙。』」太師又問:「何為炮烙?」只見武成王向前言曰:「太師此刑銅造成的,有三層大門,凡有諫官阻事,盡忠無私,赤心為國的,言天子之過,說天子之不仁;正天子不義;便將此物將炭燒紅,用鐵索將人兩手抱住銅柱,左右裹將過去,四肢烙為灰燼,殿前臭不可聞。為造此刑,忠良隱道,賢者退位,能者去國,忠者死節。」聞太師聽得此言,心中大怒,三目交輝。只急得當中那一隻神目睜開,白光現尺餘遠近(對了!許兄居然從沒交代聞大人的第三隻眼怎麼來的。),命:「執殿官鳴鐘鼓請駕。」百官大悅。(咳,等了整整26回,終於將真正的安國太師抬出來了。聞大人啊,再不回來商朝就滅亡,那可沒戲演啦!--是說,其他百官還真不能跟他平起平坐,只有某人例外啊A:你果然已經滿眼愛心了=____=bb)
27-2話說紂王自取比干心作湯,療妲己之疾,一時痊癒,正在臺上溫存。當駕官啟奏曰:「九間殿鳴鐘鼓,乃聞太師還朝,請駕登殿。」紂王聞得此說,默然不語,隨傳旨:「排鑾輿臨軒。」(呵,紂王果然不敢再放肆下去啦)......下面有一大段聞大人教訓紂王的地方,就省略掉吧!反正啊,可以確知,商容這位稱為「三朝元老」的宰相也沒法教訓紂王到這地步,聞大人果然有「另外的年資」啊!.....啊,忘了,等大臣們報告完聞大人不在時的情形後,聞大人立刻就做了十條上書:
27-3第一件拆鹿臺,安民心不亂。第二件廢炮烙,使諫臣盡忠。第三件填蠆盆,宮患自安。
第四件填酒池,拔肉林,掩諸侯謗議。第五件貶妲己,別立正宮,自無蠱惑。
第六件斬費仲、尤渾,快人心以警不肖。第七件開倉廩,賑民飢饉。第八件遣使命,招安東南。
第九件訪遺賢於山澤。第十件大開言路,使天下無壅塞之蔽。
聞太師立於御書案傍,磨墨潤毫,將筆遞與紂王,請即時批准施行。
(案:聞大人真是氣勢逼人,其他大臣聯合起來都沒有這種威風,等級果然不同。嗯嗯。)
--話說,聞大人發起怒來,連紂王都懂得避風頭,但總是有不知死活的傢伙,請看:
27-4紂王沒奈何,立語曰:「太師所奏,朕准七件,此三件候議妥再行。」聞太師曰:「陛下莫謂三事小節而不足為,此三事關係治亂之源,陛下不可不察,毋得草草放過。」只見中大夫費仲(←妲己手下小人一號,可惡這傢伙僥倖跟大人同名,真是玷辱一個美美的「仲」字!)還不識時務,出班上殿見駕,聞太師認不得費仲,問曰:「這員官是誰?」仲曰:「卑職費仲是也。」太師道:「先生既是費仲,先生上殿有甚麼話講?(大人還是很客氣啊)」仲曰:「太師雖位極人臣,不安國體,持筆逼君批行奏疏,非禮也;本參皇后,非臣也;令殺無辜之臣,非法也;太師滅君恃己,以下凌上,肆行殿廷,大失人臣之禮。可謂大不敬。」(這傢伙......你不知道聞大人的身份有權可以這麼做?)太師聽說,當中神目睜開,長髯(←什麼,你嫌這個?唉,大師剛遠征回來就立刻閉關三天趕報告,回頭才有時間理啦!必會變回光鮮亮麗,請放心。A:你只有這點相信漫畫)直豎,大聲曰:「費仲巧言惑主,氣殺我也!」將手一拳,把費仲打下丹墀,面門青疼。只見尤渾(←妲己手下小人二號),怒上心來,上殿言曰:「太師當殿毀打大臣,非打費仲,即打陛下矣。」太師曰:「汝是何人?」尤渾曰:「吾是尤渾。」太師笑曰:「原來是你兩個賊臣,表裏弄權,互相回護。」趨向前只一拳打去,把那奸臣翻觔斗;跌下丹墀有丈餘遠近,喚左右:「將費、尤二人拿出午門斬了。」當朝武士最惱此二人,聽得太師發怒,將二人拿出午門,聞太師怒沖牛斗,紂王默默無語,口裏不言,心中暗道:「費、尤二臣不知趨避,自討其辱。」(瞧,連紂王都比你們知機)
27-5天下興,好事行;天下亡,禍胎降。太師方上條陳事已,回府去,不防東海反了平靈王,飛報進朝歌來。先至武成王府,黃元帥見報嘆曰:「兵戈四起,八方不寧,如今又反了半靈王,何時定息?」黃元帥把報差官送到聞太師府裏來。(案:武事明明是總帥,但事事都要來稟給聞大人啊!嗯嗯)
......中間討論一堆,請勿太注意稱謂,多是古書習慣用語而已。(A:你......=___=)
27-6二人共論停當,次日早朝,聞太師朝賀畢,太師上表出師。紂王覽畢,驚問曰:「平靈王又反,如之奈何?」聞太師奏曰:「臣之丹心,憂國憂民,不得不去。今留黃飛虎守國,臣往東海削平反叛。願陛下早晚以社稷為重,條陳三件,待臣回再議。」紂王聞奏大悅,巴不得聞太師去了,不在面前攪擾,心中甚是清爽。忙傳旨發黃鉞白旄,即與聞太師餞行起兵。紂王駕出朝歌東門,太師接見,紂王命斟酒賜與太師,聞仲接酒在手,轉身遞與黃飛虎。
(案:這段真是寫實啊!!^Q^A:明明人家只是要交代留守的工作,他們之前就在討論誰留誰去,現在只是接續而已啊,不要斷在這邊。案:NO,NO,你要知道,該文職的跑去打仗就算了,留守朝廷佐政的還是有其他微子、箕子等文臣在,偏偏交代一個武的總領,絕對是有.....A:都是隨你說的!案:可是,聞大人真是勞碌命,才回來也沒得休息就要再出征,嗚嗚,沒人為他分憂耶!A:反正他是仙人啊,偶都知道了。案:仙人才更累!一般仙人活多輕鬆,只有聞大人這麼累!嗚嗚,聞大人啊......)
30-1前言:這章,就是妲己蠱惑紂王見賈氏,於是賈氏黃妃都死,所以啦......
且說紂王敗至大殿坐下,懊悔不及,都城百姓官員、已知武成王反了。家家閉戶,路少人行,又聞天子大戰黃飛虎,百官忙入朝見紂王問安曰:「黃飛虎因何事造反?」天子怎肯認錯?乃曰:「賈氏進宮朝賀,觸怒皇后,自己墜樓而死。黃妃倚仗伊兄,恃強毆辱正宮,推跌下樓,亦是誤傷。不知黃飛虎自己因何造反?殺入午門,身屬不道,諸臣為朕作速議處。」百官聽紂王言說,皆默默無語:莫敢先立意見,正沉思間,探事馬報進午門曰:「聞太師征東海奏凱回兵。
......
眾官進城至朝門,見聞太師騎黑麒麟來至,眾宮躬身。太師曰:「列位請了!」眾官同進朝見天子,行禮畢,起身不見武成王,太師心中疑惑,奏曰:「武成王為何不來隨朝?」紂王曰:「黃飛虎反了?」太師驚問:「為何事反?」紂王曰:「元旦賈氏進宮,朝賀中宮,觸犯蘇后,自知罪戾,負愧墜樓而死,此是自取。西宮黃妃聽知賈氏已死,忿怒上樓,毆打蘇后,辱朕不堪,是朕怒起相議,誤跌下樓,非朕有意。不知黃飛虎輒敢率眾殺入午門,與朕對敵,幸而未遭毒手。今已擁眾反出西門,朕正此沉思,適太師奏捷,乞與朕擒來,以正國法。」
--唉,別提了,從此背道而馳的路程,走起來彼此都很艱辛。Q___Q--
30-2太師聽罷,厲聲言曰:「此一件事,據老臣愚見,還是陛下有負於臣子。黃飛虎素有忠君愛國之心,今賈氏進宮朝賀,此臣下之禮,豈有無故而死?況摘星樓乃陛下所居,與中宮相間,賈氏因何上此樓?其中必有指使引誘之人,故陷陛下於不劫。陛下不自詳察,而有辱此貞潔之婦。黃娘娘見嫂死無辜,必定上樓直諫,陛下亦不能容受,溺愛偏向,又將黃娘娘捽跌下樓;致賈氏忿怒死,黃娘娘遭冤。實君有負臣子,與臣下何干?況語云:『君不正,則臣投外國。』今黃飛虎以保國赤衷,功在社稷,不能榮子封妻,享久長富貴;反致骨肉無辜慘死,情實傷心。乞陛下可赦黃飛虎一概大罪,待臣追趕飛虎回來,社稷可保,國家太平。」百官在旁齊言:「太師處之甚明,無不欽服。望陛下速降赦旨,大事定矣。」聞太師又曰:「此是天子負臣,故當赦宥。若果飛虎有負君之處,只怕老臣一時之見,還有理當說者,即行商議,不可自誤國事。」班中閃一員官,乃下大夫徐榮出見,聞太師曰:「大夫有何議論?」榮曰:「太師所言,雖是天子負黃飛虎,而黃飛虎也有忤君之罪。」太師曰:「大夫何以見得?」榮曰:「君欺臣妻,天子負臣,不顧恩愛,捽死黃娘娘也,是天子失政。黃飛虎豈得率眾殺入午門,聲言天子之罪,與天子在午門大戰,臣節全無,故武成王也有不是。」聞太師聽說,乃對諸大臣曰:「今諸臣朦朧,只談天子之過,不言飛虎之逆。」乃傳令:「吉立、余慶!快發飛檄,得令臨潼關、佳夢關三路總兵,不可走了反叛,待老臣趕去拿來,以正大法。」
(A:你看,你好認清事實!人家都自稱「老臣」了。案:就年紀而言,聞大人的確活很久啊!他從紂王小時就監督他了耶!但人家修道仙人本來就好長生不老,你又不是沒見過霹靂布袋戲?活幾千年都沒老!」A:辯不過,偶投降。以後都你說吧,請問這章重點何在?案:重點就是聞大人要為某人力爭陳情啊!--大大心。:為其他人他也會做吧?聞大人一定為了國家而......案:不不不!只有這個他要親自追去耶!A:......<斷氣狀>案:還有還有,你看他本意是要挽留黃兄的,不過紂王老奸,惡人先告狀<可能那時是被妲己操控>,所以聞大人只得去了。瞧,還指明是「天子過」而非「飛虎逆」,許兄還是很細心的啊。A:......<持續斷氣狀>)
31-1唔,這裡頗複雜啦!按原著:聞大人追是快追上,但被些障眼法混過(過份喔!大人哪會這麼簡單被?就算自願也太不可能啦!),所以黃家人馬就順當地往西岐去。(咳,還是揮著禁鞭在最後關頭來到那幕最帥)
35-1
黃家出塞若飛鳶,盼至西岐擬到天;兵過五關人寂寂,將來幾次血涓涓。子牙妙算安周室,聞仲無謀改紂愆;縱有雄師皆破得,晁田空自涉風煙。(嗯,反正許兄那年代,不,應該是說他們堅持要「天命難違」,真有點希臘神話的宿命論,和中國傳統「人定勝天」相比有些......有點杜光庭創作「?髯客」的心態吧!但這麼評仲大人,也為免也=___=不信?看下面他的寫法:)
話說聞太師自從追趕黃飛虎,至臨潼關,被道德真君一捏神砂,退了聞太師兵回。太師乃碧游宮金靈聖母門下,五行大道倒海移山,聞風知勝敗,嗅土定軍情,怎麼一捏神砂,便自不知。大抵天數已歸周主。
聞太師這一會,陰陽交錯,一時失計。太師看著兵回,自己迷了。到得朝歌,百官聽候回音,俱來見太師,間其追襲原故。太師把追襲說了一遍,眾宮無言。聞太師沈吟半響,自思縱黃飛虎逃去,左有青龍關張桂方所阻,右有魔家四將可攔,中有五關,料他插翅也不能飛去。忽聽得報:「臨潼關蕭銀開拴鎖,殺張鳳,放了黃飛虎出關。」太師不語。又報:「黃飛虎潼關殺陳桐。」又報:「穿雲關殺了陳梧。」又報:「界牌關黃滾縱子投西岐。」又報:「汜水關韓榮有告急又書。」聞太師看過大怒曰:「吾掌朝歌先君託孤之重。不料當今失政,刀兵四起,先反東南二路。豈知禍生蕭牆,元旦災來,反了股肱重臣。追之不及,中途中計而歸,此乃天命。如今成敗未知,興亡怎定?吾不敢負先帝託孤之恩,盡人臣之節,以報先君可也。」
---一句話,太師心裡的「殷子勝於一切」信念開始啟動了,這也是太師之所以為太師啊!(泣)--
下面一堆反正是太師非要宰了傷他心的某人而討論一堆計策,字冗不錄,請參原著可也。(A:你的語氣已經......)
37-1
嗯,原派第一批的晁雷被打敗,改派張桂芳等去。這是中國劇情。聞大人開始運籌幄帷啦!但還得分心朝政,防備妲己,也真辛苦。--當然,我們都知張桂芳被打敗啦!所以聞大人就開始想高手群了。
38-1
話說聞太師聽吉立之言,忽然想起海島道友,拍掌大笑曰:「只因事冗雜,終日碌碌,為這些軍民事務,不得寧暇,把這些道友都忘卻了。不是你方纔說起,幾時得海宇清平?」吩咐:「吉立傳眾將知道:三日
不必來見,你與余慶好生看守相府。吾去三兩日就回。」太師騎了黑麒麟,掛兩根金鞭,把麒麟頂上角一拍,麒麟走起四足風雲,霋時間遊天下。有詩為證:
「四足風雲聲響亮,麟生霧彩映金光;週遊天下須臾至,方顯玄門道術昌。」
話說聞太師來至西海九龍島,見那些海浪滔滔,煙波滾滾,把坐騎落在崖前。只見那洞門外,異花奇草般般秀;翠柏青松色色新,正是只有仙家來往處,那有凡人到此間?正看玩時,見一童兒出來,太師問曰:「你師父在洞否?」童兒答曰:「家師在裏面下棋。」太師曰:「你可通報;商都聞太師相訪。」只見四位道人,聽得此言,齊出洞來,大笑曰:「師兄!那一陣風兒吹你到此?」聞太師一見四人出來,滿面笑容相迎,竟邀至裏面行禮;在蒲團坐下。四位道人曰:「聞兄自那裏來?」太師答曰:「特來進謁。」道人曰:「吾等避跡花鳥之中,有何見諭,待至此地?」太師曰:「吾受國恩重,先王之託,官居相位,統
領朝綱重務。今西岐武王駕下姜尚,乃崑崙門下,仗道欺公,助姬發作亂。前差張桂芳領兵征伐,不能取勝;奈何東南又亂,諸侯猖獗。吾欲西征,恐國家空虛,自思無計,愧見道兄。若肯借一臂之力,扶危拯弱,以鋤強暴,實聞仲萬千之幸。」頭一位道人答曰:「聞兄既來,我貧道前往救張桂芳,大事自然可定。」只見第二位道人曰:「要四人齊去。難道王兄為得聞兄,吾等便就不去?」聞太師聽罷大喜。此乃是四聖,也是封神榜上之數。一位姓王名魔,二位姓楊名森,三位姓高名友乾,四位姓李名興霸;是靈霄殿四將。看官大抵神道,原是神仙做的;只因根行淺薄,不能成正果朝元,故成神道。且說王魔曰:「聞兄先回,俺們隨後即至。」太師曰:「承道兄德意,求即幸臨,不可有滯。」王魔曰:「吾令童兒先將坐騎送往岐山,我們就來。」聞太師上了黑麒麟,回朝歌不表。且說王魔等四人,一齊駕水遁往朝歌來。
--呵呵呵,還要太師親請,嗯嗯,這也是得有些斤兩,不過.....莫不是等見太師?(四聖:Ofcourse!不見聞大人一面怎麼能就此放心上戰場?呵呵,還有一起喝酒的時間。案:這......啊,中國版的黑麒麟不會說話!)
39-1話說聞太師在朝歌執掌大小國事,其實有條有法。(不用別的,這一句話,就完全證明了聞大人的地位和能力以及真正安撫人民的偉大。結果馬上又傳來四聖倒運的事--唔,對了,原著裡四聖死比較早。
四聖:怎麼可以!我們要護衛聞大人心愛的殷朝啊!案:這,這問問許兄吧!)
40-1話說魯雄殘兵敗卒走進關,逃回朝歌。聞太師在府,看各處報章,若三山關鄧九公報大敗南伯侯。忽報汜水關韓榮報到,令接上來,拆開看時,頓足叫曰:「不料西岐姜尚,這等兇惡;殺死張桂芳,又捉魯雄,號令岐山,大肆猖獗。吾欲親征,奈東南二處,未息兵戈。」乃問吉立、余慶曰:「我如今再遣調何人伐西岐?」吉立答曰:「太師在上,西岐足智多謀,兵精將勇;張桂芳況且失利,九龍島四道者,亦且不能取勝。如今可發令牌,命佳夢關魔家四將征伐,庶大功可成。」(案:沒什麼,交代一下魔家四將其實也是聽太師令的)
......(中間是姜尚問某人關於魔家四將的厲害處)......
子牙曰:「將軍何以知之?」黃飛虎答曰:「此四將昔日在末將麾下,征伐東海,故此曉得;今對丞相,不得不以實告。」子牙聽罷,鬱鬱不樂。且言魔禮青對三弟曰:「今奉王命,征勦兇頑,兵至三日,必
須為國立功,不負聞太師之所舉也。」
(四將:武成王,你不要太過份哦!都洩人家底了!黃:哼哼,我都不在,就不准有人窩在他身邊!
案:黃,黃將軍,您不覺得這樣,待回頭向大人請諒並補救也只會使他發怒?黃:其實我相信,很多人是贊成殷朝毀滅,免得成天聽他講:「要為殷效命,要為殷效命。」<在某方面挫敗得出的情緒結論。>四將:......好像有理?那要故意打輸嗎?)
↑在上述心情中,造成了下面的境況。
40-2四將心下甚是焦燥:「聞太師命吾伐西岐,如今將近兩三個月,未能破敵;十萬之眾,日費錢糧許多,倘太師嗔怪,體面何在?也罷!今晚初更,各將異寶祭於空中,就把西岐旋成渤海,早早奏凱還朝。」(案:你們不是打算裝輸了?四將:「太快不行」!會被太師看不起!某音怒:不要故意加強無意的言辭!)
40-3且說魔家兄弟,又過了兩個月,將近一年,不能成功,修文書報聞太師;言子牙雖則善戰,今又能守不表。(案:要輸就說輸吧!好吧,反正這集是楊天才道士<被勒令必須如此稱呼>出現,四將也就不用佔戲了。四將:不,不要啊!我們還沒搶回聞大人的注意力啊!)
下面,就是聞大人親自西征啦!許兄還算有良心,不過,分明一開始就預告他要當田中的前輩嘛!
41-1太師行兵出故商,西風颯颯送斜陽;君因亂政民多難,臣為攄忠命盡傷。惟知去日寧知返,只識興時那識亡;西將亦隨征進沒,令人幾度憶成湯。
41-2且說聞太師在相府閑坐,聞報:「游魂關竇榮,屢勝東伯侯。」忽然又報:「三山關鄧九公之女,鄧嬋玉,連勝南伯侯,今已退兵。」太師大喜。又報:「汜水關韓榮有報。」太師命進來,差官將文書呈上。太師拆開一看,見魔家四將盡皆誅戮,號令城頭,太師拍案大怒叫曰:「誰知四將英雄,都也喪於西岐;姜尚有何本領,挫辱朝廷軍將?」聞太師當中一目睜開,白光有二尺遠近;只氣得三尸神暴躁,七竅內生煙。自思自忖道:「也罷!如今東南二處漸已平定,明日面君,必須親征,方可克敵。」當日作表。次日朝賀,將出師表章,來見紂王。紂王曰:「太師要伐西岐,為孤代理。」命左右速發黃鉞白旄,得專征伐。太師擇吉日,祭寶纛旗旛;紂王親自餞別,滿斟一盃,遞與聞太師。太師接酒躬身奏曰:「老臣此去,必克除反賊,清靜邊隅。願陛下言聽計從,百事詳察而行,毋使君臣隔絕,上下不通。臣多不過半載,便自奏凱還朝。」紂王曰:「太師此行,朕自無慮;不久候太師佳音。」命排黃鉞白旄,令聞太師起行。太師飲過數盃,紂王看聞太師上騎,那黑麒麟久不曾出戰;今日聞太師方欲騎上,被黑麒麟叫一聲,跳將起來。百官大驚,左右扶起太師,忙整衣冠;時有下大夫王燮上前奏曰:「太師今日出兵落騎,實為不祥,可再點別將征伐可也。」太師曰:「大夫差矣!人臣將身許國,而忘其家;上馬掄兵,而忘其命。將軍上陣,不死帶傷,此理之常,何足為異?大抵此騎久不曾出戰,未曾演試,筋骨不能舒伸,故有此失。大夫幸勿再言。」隨傳令點炮出兵,太師復上騎,此一別去不知何年再君臣面,只落得默默英魂帶血歸。太師一點丹心,三年征伐,俱是為國為民:用盡機謀扶帝業,上天垂象不能成。
(案:許兄評點太師是不錯,但黑麒麟這麼白目是不行的啊!小黑一向心中奉仰聞大人的一舉一動,聞大人說要東絕不會向西,哪會為了提醒大人危險而亂跳呢?黑:對啊!他不能欺我那時還沒學會人話就亂說!我只是尿急,抖了一下而已嘛。案:......我,我相信許兄吧!)
41-3聞太師使開金鞭,沖殺上下,三騎交加。聞太師勒轉黑麒麟往南就走;二將趕來,太師把鞭一指,將水遁了張天君,木遁遁了陶天君。此一回乃聞太師收鄧、辛、張、陶四天君;閒太師依舊還坐在山坡之上。
(案:喔喔,太師還是厲害,輕而易舉就......A:這些是既定雷府成員好吧?案:不不,你要知道,一切是<開講中>......)
42-1聞太師即日起兵,又得四將,不覺大喜。把人馬過了黃花山,徑往前進。浩造蕩蕩,甚是軍威雄猛。有詩為證:「烈烈旂旛飛殺氣,紛紛戰馬似蛟龍;西岐豪傑如雲集,太師親征若浪拋。」(什麼人帶什麼兵啊!有獅子領導,綿羊也會成為獅子。)
42-2話說聞太師人馬正行,忽頭見一石碣,上書三字,名曰:「絕龍嶺。」太師在黑麒麟上,默默無言,半響不語。鄧忠見聞太師勒騎不行,面上有驚恐之色,鄧忠問曰:「太師為何停騎不語?」聞太師曰:「吾當時悟道在碧游宮,拜金靈聖母為師之時,學藝五十年,吾師命我下山佐成湯。臨行問師曰:『弟子歸著如何?』吾師道:『你一生不得逢絕字』」今日行兵,恰恰見此石碣上書『絕』字,心上遲疑,故此不快。」鄧忠等四將笑曰:「太師差矣!大丈夫豈可以一字定終身禍福?況且吉人天相,只以太師之才德豈有不克西岐之理?從古云:『不疑何卜。』」太師亦不笑不語,眾將催人馬速行,刀鎗似水,甲士如雲,
一路無詞。人馬報入中軍:「啟太師!人馬至西岐南門,請令定奪。」太師傳令安營。一聲砲響,三軍吶一聲喊,安下營,結下大寨。
(案:誠實的說,鄧忠他們真是非常真知灼見。但「理不勝數」,自古而然。太師明明是非贏不可,偏要定下非輸不行的命,唉......)
42-3不說聞太師安營西岐,只見報馬報進相府報:「聞太師調三十萬人馬,在南門安營。」子牙曰:「當時吾在朝歌,不曾會聞太師,今日領兵到此,看他紀法何如?」隨帶諸將上城,眾門下相隨,同到敵樓上觀聞太師行營,果然好人馬。怎見得?有詩為證:「滿空殺氣,一川鐵馬;兵戈映日,征雲五色。旌旂飄揚,千枝畫戟。豹尾描金五彩旛,萬口鋼刀;誅龍斬處,青銅劍密密鉞斧。旛旂大小水晶盤,對對長鎗;盞口粗細銀畫桿,幽幽畫角。猶如東海老龍吟,燦燦銀盔;滾滾冰雪,如雪練錦視?祆。簇擁走馬先行,玉帶征夫,侍聽中軍元帥。鞭抓將士儘英雄,打陣兒郎兇似虎;不亞軒轅破蚩尤,一座兵山從地起。」
話說子牙觀看良久,嘆曰:「聞太師平日有將才,今觀如此整練,人言尚未盡其所學。」隨下城入府,同大小門下眾將,商議退兵之策。
(案:是啊是啊!明白聞大人之強吧!!!<大心滾滾>)
42-4”話說,聞大人很守規矩地下遞下戰事,正好有包括他官銜,請看”:
子牙折書觀看,上云:「成湯太師兼征西天寶大元帥聞仲,奉書丞相姜子牙麾下:蓋聞王臣作叛,大逆於天;今天王在上,赫赫威靈。茲爾西上,敢行不道,不遵國法,自立為王,有傷國體;復納叛逆,明欺憲典。天子累興問罪之師,不為俯首伏罪,尚放大肆猖獗,拒敵天吏,殺軍覆將,輒敢號令張威,王法何在?雖食肉寢皮,不足以盡厥罪;縱移爾宗祀,削爾疆士,猶不足以償其失。今奉詔下討,你等若惜一城之生靈,可速至轅門授首,候歸朝以正國典,如若抗拒,真火炎崑岡,俱為齏粉,噬臍何及?戰書到日,速為自裁不宣。」
(案:大人真是一切守禮度啊!)
42-5
怎見得聞太師威武?九雲冠金霞繚繞,絳紗衣鶴舞雲飛;陰陽結縧束,朝履應玄機。坐下麒麟如墨染;金鞭擺動似光輝。拜上通天教下,除三五遁施為。胸中包羅天地,運籌萬斛珠璣;丹心貫乎白日,忠貞萬載名題。龍鳳旛下列旌旂,太師行兵自異。
(案:許兄啊,我知道你是很誠實地形容大人,但,明明這麼優秀的大人卻必敗,不是太傷人心了嗎?)
42-6話說子牙催騎,向前欠身打躬,口稱:「太師!卑職姜尚,不能全禮。」聞太師曰:「姜丞相:聞你乃崑崙名士,為何不諳事體何也?」子牙答曰:「尚忝玉虛門下,周旋道德,何敢違背天帝?上遵王命,下順軍民,奉法守公,一遵於道。敬誠緝熙,克勤天戒,分別賢愚,佐守本土。不放虐民亂政,稚子無欺,民安物阜,萬姓歡娛,有何不安事體之處?」聞太師曰:「你只巧知於立言,不知自己有過;今天王在上,你不遵君命,自立武王;欺君之罪,孰大於是?收納叛臣黃飛虎,明知欺君,安心拒敵;叛君之罪,孰大於是?及至問罪之師一至,尚不認罪,擅行拒敵,殺戮軍士命官;大逆之罪,孰加於是?今吾自至此,猶恃己能,不就降服,竟自與兵拒敵,巧言飾非,真可令人痛恨!」子牙笑而答曰:「太師差矣!自立武王,固是吾國未行奏請,然子襲父蔭,何為不可?況天下諸侯盡反成湯,也是欺君不成?只是人君先自滅綱紀,不足為萬姓之主,因此皆背叛不臣,此其過豈盡在臣也?如武成王正是:『君不正臣投外國』亦是禮之當然。今為人君,尚不自反;乃厚於責臣,不亦差乎?若論殺朝廷命宮士卒,是自到此,取死討辱;尚等並不曾領一軍一卒,或助諸侯,或伐關隘。太師名振八方,今又到此,未免先有輕舉妄動之意,在尚怎敢抗拒?不若依尚愚意,老太師請自回鸞轡;各守疆界,還是好顏相看。若太師務任一己之私,逆天行事,然兵家勝負,未可知也。還請太師三思,毋損威重。」聞太師被此數語,說得面皮通紅;又見黃飛虎在寶轟之下,乃大叫曰:「逆臣黃某出來見我。」飛虎覿面難回,只得向前欠身曰:「末將自別太師,不覺數載;今日一會,不才冤屈,庶可伸明。」聞太師喝曰:「滿朝富貴,盡在黃門;一旦負君,造反助惡,殺害命官,逆惡貫盈,還來強辯。」
(案:大人氣得有理!但請別生氣,傷身不好。黃:你看,他就是不給我機會,我有什麼辦法?他人回音:你已經夠好了!還值得大人罵。我們他都不肯罵哩!)
43-1太師陞帳長嘆曰:「自來提兵征伐多年,未嘗有挫鋒銳,今日到此,失機喪師,殊為痛恨!」心下十分不樂,自思無策;欲調別將,各有鎮守。太師乃丹心赤膽,恨不得一刻遂平西岐,其心方快;豈意如今失機被辱,只急得當中神目睜開,長圩短嘆。吉立迎前說曰:「太師不必憂慮,況且三山五嶽之中,道友頗多;或請一二位,大事自然可成。」太師聽說:「老夫因軍務煩冗,紊亂心懷,一時忘卻。」遂上帳吩咐鄧、辛二將:「好生看守大營,吾去來。」太師乘了黑麒麟,把風雲角一拍,那獸起在空中。正是:金鰲島內邀仙友,封神榜上早標名。
話說聞太師的黑麒麟,週遊天下,霎時可至千里;其日行到東海金鰲島,太師觀看,大海青山幽靜,因嗟嘆何:「吾因為國事煩瑣,先王託孤之重;何日能脫卻煩惱,靜坐蒲團,參妙悟玄,閒看黃庭一卷,任烏兔如梭,曰有於我?」真個好海島,有無窮奇景。
(案:唉,許兄硬要安排太師打敗,有何方法?筆是他的!)
43-2話說聞太師到了金鰲島,下了黑麒麟,看了一回,各處洞緊閉,並無一人,不知往那裏去了,靜悄悄的。聞太師沈吟半響,自思不如往別處去罷,士了黑麒麟,方出島來,後有人叫曰:「聞道兄!往那裏去?」聞太師回顧,見來者乃菡芝仙也。忙上前稽首曰:「道兄往那裏去?」菡芝仙答曰:「今特來會你。金鰲島眾道友,為你往白鹿島去鍊陣圖;前日申公豹來請俺們往西岐助你。我如今在八卦爐中煉一物,功尚未成;若是完了,隨即就至。眾道友現在白鹿島,道兄你可速去!」聞太師聽說大喜,遂辭了菡芝仙,逕往白鹿島來;霎時而至,只見眾道人或帶一字巾,九揚巾,或魚尾金冠,碧玉冠,或挽雙抓髻,或頭陀樣打扮,俱在山坡前閒話,坐在一處。聞太師看見大呼曰:「列位道友,好自在也!」眾道友回頭見聞太師,俱起身相迎,內有秦天君曰:「聞道兄征伐西岐,前日申公豹在此相邀助你;吾等在此鍊十陣圖,方得完備。適道兄降臨,真是萬千之幸。」聞太師問:「道兄鍊的那十陣?」秦天君曰:「吾等這十陣各有妙用,明日至西岐擺下,其中變化無窮。」聞太師看罷曰:「為何只有九位,卻少一位?」秦天君曰:「金光聖母往白雲島去,鍊他的『金光陣』,其玄妙大不相同,因此少他一位。」聞太師曰:「列位陣圖,可曾完麼?」眾道人曰:「俱完了。既完了,我們先往西岐;聞兄在此等金光聖母同來,你意下如何?」聞太師曰:「既蒙列位道兄雅愛,聞仲感激仙光萬萬矣!此是極妙之事。」九位道人辭了聞太師,借水遁先往西岐而來。怎見得?有詩為證:「天下嬉遊半日功,倏來倏去任西東;仙家妙用無窮際,豈似凡人駕彩虹。」
44-1案:呵呵,這裡的十天君倒是很仗義啊!也要歸功大人待人不錯,不然怎麼會鼓動道友們呢?卻不知大人如何做到?十天君:這你就不懂了。你看。來來,聞兄,我先為你講講風吼陣的妙用......
案:原來,是要......我,我明白了。A:我不明白!)
45-1這篇是姜尚找人來破十絕陣,總之是奇珍異寶競賽篇。略過吧!
但每破一陣聞大人就要為他道友傷心難過,大人,您,感情豐富是很辛苦的。
(十:你錯了!要得到聞仲流眼淚是很不容易的!賺上一頓也值得!案:別鬧啦!=__=你們擋不住,聞大人又要找別人了。趙:喔呵呵呵,不用說,小仲是來找我了。我果然還是最可靠的。)
47-1篇名:公明輔佐聞太師(案:被命只抄篇名即可止,其他......)
48......這趙兄也未免,他難道沒聽過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」嗎?被敵方用自己的招術打敗......
49-1再說趙公明臥於後營,聞太師坐於榻前看守,公明曰:「聞兄!我與你止會今日,明日午時,吾命已休。」太師聽罷,泣而言曰:「吾累道兄遭此不測之殃,使我心如刀割。」張天君進營來看趙公明,正是有力無處使。(案:奉命抄錄此段,以免被金蛟”剪”也。A:你是怕武財神不照顧你吧?案:不要胡說!我又不買樂透。話說回來......在這裡頭,最厲害的卻是紅砂陣咧!還得武王姬發仗福氣親破。A:但是你寧願看紅水陣的戲吧?案:哦呵呵,你也開始了解了。)
--趙兄死了,便是三位妹妹登場。其他無話--
50倒是,她們的黃河陣最是厲害,得元始天尊和老子出馬才得擺平耶!!!o.0
(呵呵,此是馬丹娜之力也。A:是誰在說話?案:什麼都沒聽到,什麼都沒看到,什麼都沒說。)
第五一回子牙劫營破聞仲
第五二回絕龍嶺聞仲巋天
------案:嗚嗚,因為太悲情了,分析不了,請自己去參看。嗚嗚嗚,聞大人啊......
A:再哭,死人都要被你哭活了。案:真的?那我立刻哭--大人啊!
A:可是,活人又要被你哭死了。案:!<o>好吧,至少,偶們要看看大人的盡己為忠到最後:
四處有霹靂之聲,火勢兇猛,可憐成湯首相,為國捐軀,一道靈魂往封神臺來,有清福神祇,用百靈旛來引太師。太師忠心不滅,一點真靈,借風逕至朝歌,來見紂王,申訴此情。此時紂王正坐鹿臺與妲己飲酒,不覺一陣昏沈,伏几而臥,忽見太師立於傍邊諫曰:「老臣奉敕西征,屢戰失利,枉勞無功,今已絕於西土。願陛下勤修仁政,求賢輔國,毋肆荒淫,濁亂朝政,毋以祖宗社稷為不足重,人言不足信,天命不足畏,力反前愆,庶可挽回。老臣欲再訴深情,恐難進封神臺耳,臣去也。」逕往封神臺來,柏鑑引進其魂,安於臺內。且說紂王猛然驚醒曰:「怪哉!異哉!」妲己曰:「陛下有何驚異?」紂王把夢中事說了一遍,妲己曰:「夢由心作,賤妾常聞陛下憂慮聞太師西征,故此有這個驚兆,料聞太師豈是失機之士。」紂王曰:「御妻之言是矣。」隨時就放下心懷。
(案:能說什麼?Q__Q我,我無語了。)
以後的劇情,反正拖很長~~很長啦!畢竟100回本的東東聞大人在52回就不再,剩下四十回就撐著看吧!現在直接到封神台來!
99-1話子牙將符冊親自齎捧,借土遁望岐山前來,只見一陣風,早到了封神臺,有清福神柏鑑來接。子牙捧符冊進了封神臺,將符冊在中供放,傳令武吉、南宮适立八卦紙旛,鎮住方向,與十支旂號,又今二人按五方排。子牙吩咐停當,方沐浴更衣,拈香金鼎,酌酒獻花,遶臺三匝;子牙拜畢誥冊,先命清福神柏鑑,在壇下聽候。子牙然後開讀元始天尊誥:......
子牙宣讀敕書畢,將符籙供放案桌之上;乃全裝甲冑,左手執杏黃旂,右手執打神鞭,站立中央大呼曰:「柏鑑可將封神榜張掛臺下?諸神俱當循序而進,不得攙越取咎。」柏鑑領法旨,將封神榜張掛臺下;只見諸神俱簇擁而來,觀看那榜......(案:總之要有三百多位新神出現,所以就逐一分封,大部分人是巴不得啦!但是,聞大人自然不同尋常囉!請看:)
......子牙命柏鑑引雷部正神上臺受封。清福神持引旛出壇來,引雷部正神。只見聞太師,畢竟他英風銳氣,不肯讓人,那裏肯隨柏鑑?子牙在臺上看見,香風一陣,雲氣盤旋,率領二十四位正神,逕闖至臺下,也不跪。子牙執鞭大呼曰:「雷部正神跪聽宣讀玉虛宮封號。」聞太師方纔率眾神跪聽封號。子牙曰:「今奉太上元始敕命,爾聞仲曾入名山,證修大道。雖聞朝元之果,未至真一之諦,登大羅而無緣,位人臣之極品。輔相兩朝,竭忠補袞,雖劫運之使然,其貞烈之可憫。今特令爾,督率雷部,興雲市雨,萬物託以長養;誅逆除奸,善惡由之禍福。特敕封爾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之職,仍率領雷部二十四員,催雲助雨,護法天君,任爾施行,爾其欽哉!」
雷部二十四位天君正神名諱:
鄧天君忠王天君奕苟天君章余天君慶
劉天君甫吉天君立袁天君角張天君節
董天君全辛天君環姚天君賓畢天君環
李天君德(萬仙陣亡)陶天君榮興雲神(即彩雲仙)
趙天君江張天君紹秦天君完閃電神(即金光聖母)
白天君禮助風神(即菡芝仙)孫天君良
龐天君弘金天君素(萬仙陣亡)
布雨興雲助太平,滋培萬物有群生;從今雷祖承天敕,鋤惡安良達聖明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案曰:太公啊,怎得想到將大人封作九雷之首?在古代,雷是最至高無上的耶!希臘神話裡,只有最強的大神宙斯才擁有雷和閃電唷!甲骨文裡,由"申"演成後來的神字,那申也是得於閃電的靈感啊!
姜:我很誠實--太師的鞭子太重了。砸起人來<此語有十二仙和武成王背書,絕對誠信>超像天打雷劈。而且他還是諸神裡頭惟一有權可以直接行天誅職責的人!正合他想打遍天下狐狸精的心願。還不好?
案:喔!我終於明白了!所以古代小說常常有要借福氣重人避雷劫的精怪,就是為了怕聞大人......
姜:其實只要他們找個人來避,聞仲那傢伙就不會動手,你要知道他的禁鞭只所以禁,就是禁打凡人,這可是大缺點。想當初我就運用人海戰術逼他不敢進攻,呵呵呵,這是最高戰術。案:呃,奇怪,為什麼天色看來變黑了呢?)
雜錄到此後,還是以一首修改過的舊作獻給大人:
銜誓秋三百,繫殷九鼎中。丹心造商脈,碧血通神封。
鞭揚定龍虎,筆落飛彩虹。流清幾千載,起縱撼天宮。
- Jan 09 Sun 2005 14:39
原著封神裡-聞大人之場景(大心,尖叫!!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